欢迎访问365bet备用服务器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维权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课件

发布时间: 2015-07-28  访问次数:1字体:[ ]

一、定义、起源与发展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便于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建设活动。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和无障碍社区服务。物质环境无障碍指:道路、公共建筑物、公共交通工具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和使用,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在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老年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老年人通行等。信息交流无障碍指:政府和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人、老年人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无障碍、方便残疾人的电信业务、信息交流技术、产品、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手语等。无障碍社区服务指:社区各种服务设施及在社区举办的相关活动、服务如选举、方便聋人的短信报警、家庭改造等要为残疾人提供便利。

  无障碍环境建设始于无障碍设计和设施的使用。20世纪初,国际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即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有效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到20世纪30年代初,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已经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如今,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无障碍环境。

  国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同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西单至西四等四条街道和相关建筑作为无障碍改造试点。1985年4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建筑设计规范和市政设计规范中考虑残疾人需要的特殊设置”的建议和提案。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于 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

  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青岛等大中城市比较突出。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物中修建了许多方便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楼梯、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客房等)。特别是通过“十一五”100个城市开展的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初步形成了我国城市无障碍化的基本格局。

  我国推动无障碍建设的法规、政策和标准有哪些呢?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国务院批转执行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五年工作纲要以及“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计划纲要,也都规定了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任务与措施。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残疾人保障法》(修订案),都强调了无障碍建设的内容。

  1998年4月,建设部发出《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建规〔1998〕93号),主要内容是有关部门应加强城市道路、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建设的无障碍规划、设计审查和批后管理、监督。1998年6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建标〔1998〕177号),主要内容是切实有效加强工程审批管理,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入口、室内,新建、在建高层住宅,新建道路和立体交叉中的人行道,各道路路口、单位门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居住小区等均应进行有关无障碍设计。2001年8月1日,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实施了新修订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新规范有24条内容列入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必须执行,2012年规范再次修订为《无障碍设计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中国民航总局于2000年12月27日发布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2004年3月1日,建设部、教育部联合颁布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规范》。2005年6月4日,铁道部发布实施了《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交通部也在长途汽车站、码头建设标准中,纳入了无障碍建设的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实施,规范了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的开展。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法规。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确定了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即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的进步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在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应当把无障碍环境建设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起来,不能脱离实际、空喊口号,切实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整体工作部署,保障并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实用原则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中,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着眼于建设的实用性,实用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础。要真正从各类残疾人切身需求出发,结合各类场所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切实有效、物尽其用,真正解决残疾人所需,坚决防止“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同时,不能片面地追求奢华、华而不实。

易行原则

  无障碍环境建设解决的大多是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要本着易行原则。基本生活需求影响着日常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早一日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的方便,残疾人就能早一日享受生活。同时,易行不等于简单,更不等于马虎。易行是以实用为基础的,实用决定着易行的方向。要坚决防止拖延建设工期,也要防止简单了事。

广泛原则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是残疾人大国。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分步骤、阶梯式、逐步完成各地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规划中要做到全面、广泛、具体、明确,落实好责任,使无障碍环境建设惠及所有残疾人。同时,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方便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受益既体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理念,也使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容易得到各方的理解、接受和支持。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也明确了其中的政府职能。

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征求残疾人组织等社会组织的意见。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

主管部门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并对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虽然我国无障碍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以前,我国无障碍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尚不够完善。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只有少数城市相对系统地开展了无障碍建设,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公共设施、居住小区、公共交通未进行无障碍改造,新建的设施还存在不规范、不系统、不符合无障碍规范要求的问题,信息交流无障碍较为薄弱,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尚未形成。总的来看,我国无障碍建设、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应有的功能和形象尚存在较大差距,与广大残疾人和所需人群的现实需求还不适应。

二、几类残疾人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

视力残疾人

  视力残疾人主要是视觉障碍,所以他们需要从视觉的角度提供无障碍设施。从日常生活看,视力残疾人最主要的困难是出行,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够有专用的盲道和盲文及语音提示装置,从工作和学习的角度出发,他们需要有导盲系统和盲文有声读物。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盲道、盲文及语音提示装置和盲文有声读物等方面的知识。

  1.盲道

  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设施。

  道路、建筑物建设和改造,应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设置盲道。

  为了指引视觉残疾者向前行走和告知前方路线的空间环境将出现变化或已到达的位置,将盲道分为行进盲道(导向砖)和提示盲道(位置砖)两种。
  行进盲道呈条状,每条高出砖面4mm,走在上面会使盲杖和脚底产生感觉,提示盲道呈圆点形,每个圆点高出地面4mm,同样会使盲杖和脚底产生感觉,可告知视觉残疾者前方路线的空间环境将出现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继续向前行进。还可告知视觉残疾者已到达目的地,即可进入或使用等。提示盲道的位置设在行进盲道的转弯处、道路交叉处、地面有高差处和到达地点等。

  2.盲文及语音提示装置

  盲文是视力残疾人用手摸读的文字交流工具,所以在有关的公共活动场所,为了帮助视力残疾人行走和活动,应该设有盲文提示牌。

  除了设置盲文提示牌之外,还应设置语音提示系统,视力残疾人通过听觉辨别方向和地点。特别是在交通路口和机场、港口、车站站点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应该设置语音提示和报站系统。

  3.有声读物

  有声读物就是通过电脑合成将盲文或其他读物变成有声读物,使视力残疾人通过听觉即能阅读盲文或其他文字作品。为满足盲人群体的文化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国家要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均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并开展借阅服务。目前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及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已设立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且运行较好。虽然还存在着图书品种单一、更换缺乏经费等困难,但在志愿者队伍的扶助下,视力残疾人已能够享受到一定的文化服务。

  4.导盲犬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犬,是工作犬的一种。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可帮助盲人去学校、商店、洗衣店、街心花园等。它们习惯于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导盲犬具有自然平和的心态,会适时站立、拒食、帮助盲人乘车、传递物品,对路人的干扰不予理睬,同时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

听力言语残疾人

  听力言语残疾人主要是听觉和言语障碍,所以他们需要从听觉和言语交流的角度提供无障碍设施、信息及服务。从日常生活看,听力和言语残疾人最主要的困难是获取信息,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推广大众手语和通过文字及视觉提示系统来了解和沟通信息。

  从推广大众手语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在商业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推广手语,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或书面文字交流援助;希望发布信息的机构能够配备手语翻译;希望公共电视台能够开办手语节目。

  从通过文字和视觉提示系统获取信息的角度说,他们希望政务信息公开无障碍,希望在医院、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和城市重点线路公交车建立信息屏幕系统,希望研发推广方便聋人使用的信息交流技术和产品,在公共活动场所有文字说明和供视觉观察的声光提示装置;希望公共办事机构多一些文字提示和说明;希望电视节目、电影和电视剧能够加配字幕,等等。

肢体残疾人

  由于肢体残疾给行动带来不便,所以肢体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是最多的。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无障碍坡道

  无障碍坡道是用于联系地面不同高度空间的通行设施,目的是方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和其他下肢不便的人群行走。无障碍坡道一般设在方便和醒目的地段,并悬挂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

  2.无障碍升降平台

  所谓无障碍升降平台,是指由轨道和升降台板组成的升降设施,类似一个简易的小电梯。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我国《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垂直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20m×0.90m,斜向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00m×0.9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3.无障碍出入口和走道

  无障碍出入口和走道指的是公共建筑设施的出入口及走道(通道、过道)应方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通行。

  4.无障碍扶手

  无障碍扶手就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体弱人群抓握、使用或行进,以保障正常活动和安全的设施。

  5.无障碍洗手间

  无障碍洗手间指的是在机场、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里配备专门的无障碍设施,包括方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开启的门、专用的洁具、与洁具配套的安全扶手、使用的室内空间及地面材质等,给残疾人、老人或病人如厕提供便利。

  6.无障碍客房

  指出入口、通道、通信、家具、厨房和卫生间等均设有无障碍设施,房间的空间尺度方便行动障碍者安全活动的住房。

  7.无障碍停车位
 
   无障碍停车位指方便行动障碍者使用的机动车停车位。      

  8.无障碍公交车

  无障碍公交车指的是通过增设无障碍设施,方便使用轮椅和其他下肢活动不便的残疾人、视力残疾人、听力残疾人、老年人乘坐的公交汽车。

  无障碍公交车的特征是后门或侧门采用传送带式踏板,遇到使用轮椅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时,打开传送带式踏板,使踏板与地面相连形成通道,便于轮椅驶上踏板,利用动力传输把轮椅运送到车上。踏板与地面的坡度一般约为30度。无障碍公交车的使用可以使残疾人和其他腿脚不便的人不用借助他人的帮助就可以自行上下公交车,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出行与生活。此外,无障碍公交车还应有方便视力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的设施,如字幕系统、盲人导航设施等。

  9.低位设施

  低位设施指的是为方便乘坐轮椅残疾人和其他身材矮小人士使用的比正常设施放置位置较低的设施。比如,低位电话亭、低位柜台、低位售票处和服务窗口等。

  10.无障碍标志

  无障碍标志是国际康复协会制定的全世界一致公认的国际通用标志,用于指引残疾人行进的方向和告知可进入的建筑物及可使用的服务设施。在无障碍建筑物和服务设施处设置。
 
  无障碍轮椅标志牌为残疾人提供以下信息:
 
  为乘轮椅者指引建筑物的位置和建筑物的入口。
 
  为乘轮椅者指引可行进的室外通路和建筑物的室内走向。
 
  
告知残疾人可使用的坡道、服务台、电梯、电话、轮椅席、厕所、浴室、客房及停车位等服务设施。

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

  一些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在获取信息进行交流时,需要一些简单、易懂、形象、直观的图画、文字来帮助其了解获取信息。

残疾人对家庭无障碍改造的要求

  近年来,作为一项政府的民生工程,各地开始实施对贫困重症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户都需要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所以首先需要把握各类残疾人对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的不同要求。

  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将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进行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广泛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为8万户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家庭无障碍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平整及坡化、厨房设低位灶台(盲人家庭灶台有煤气泄露报警装置)、房门改造、卫生间安装热水器、坐便器、扶手、浴凳,以及改善残疾人家居条件的其他设施等。

  对于残疾人来说,由于家庭的自然环境不同和残疾人残疾的部位不同,在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时也要区别对待,总的原则应该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按需改造”,另外也要尊重残疾人本人和其家庭成员的意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根据残疾人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残疾人的具体需求状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组织施工,并要保证质量,施工协议、监理审计、档案存留等都要做好做细,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用性。

   

第二节 无障碍环境的设计标准

     建设与改造

   

一、物质环境

  1.国际理念

  近些年来特别是2006年联合国大会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各国批准缔约以来,国际上普遍认为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无障碍环境,不是给予残疾人的额外照顾,而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享有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的权利。同时国际上将无障碍设计、无障碍建设称为“通用设计”、“通用建设”,无障碍建设是建设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附加成分,无障碍建设不仅方便残疾人,而且惠及全社会公众,因此国际社会普遍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无障碍的重要性,将无障碍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

  2.公共设施

  城市道路。实施无障碍的范围是人行道、过街天桥与过街地道、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人行道口等。无障碍内容是,设有路缘石(马路牙子)的人行道,在各种路口应设缘石坡道;城市中心区、政府机关地段、商业街及交通建筑等重点地段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地段应设提示盲道;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及主要公共建筑设置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轮椅坡道或电梯,坡道和台阶的两侧应设扶手,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示盲道;桥梁、隧道入口的人行道应设缘石坡道,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设盲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口应设缘石坡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应设盲道。

  居住区。实施无障碍的范围主要是道路、绿地等。无障碍要求是,设有路缘石的人行道,在各路口应设缘石坡道;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的通路应符合轮椅通行要求,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

  公共建筑。实施无障碍的范围是办公、科研、商业、服务、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园林、居住建筑等。无障碍要求是建筑入口、走道、平台、门、门厅、楼梯、电梯、公共卫生间、浴室、电话、客房、住房、标志、盲道、轮椅席等应依据建筑性能配有相关无障碍设施。

   

   

   

     

   

  公共交通。无障碍主要包括公交车站、长途客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站、铁路旅客车站、民用机场旅客航站楼、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及公交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客车、民航飞机、客轮等公共交通工具符合相关无障碍标准,能够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需要群体的使用要求。

  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轮椅水平及垂直通道设施,设低位电话、低位服务台、无障碍卫生间或无障碍厕位。大型场所设置无障碍行进路线图,公共交通设施要设置无障碍标志,无障碍标志设置合理,尺寸、图形、颜色符合国际规范,图形、字迹清晰,指示明确。

  地铁站出入口要设从地面通达站厅的垂直电梯,换乘站有高差的地方要设垂直电梯或轮椅升降平台。铁路旅客站台、轨道交通站台及公交车站等候区设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公交车站主要车站设置盲文站牌,机场有方便残疾人登机的升降装置,铁路旅客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轻轨站台、公交站台高度与车厢地板基本平齐,客运码头有方便残疾人登船的装置。

  飞机、地铁车辆、轻轨车辆、铁路客车、公共汽车、电车、客轮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出入口有水平通道,车门宽度、车门与站台距离符合无障碍要求,车厢内设轮椅席位并配备扶手、轮椅挂钩、安全带等设备。设电子显示字幕及语音提示设备。使用无障碍低底盘或带液压升降装置的公交车辆。机场配备飞机机舱通道专用小型轮椅。工作人员根据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切实的无障碍服务等。

  3.家庭无障碍改造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基本内容包括:安装扶手,改造室外坡道和室内坡化,改造卫生间、厨房,安装坐便器、沐浴器,使用手写板、闪光门铃、盲杖等无障碍用品。

  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意义重大,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有无无障碍设施,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生活的质量,关系到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农村有贫困残疾人家庭1100万户。城市也有上百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这些残疾人家庭由于生活困难,基本没有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和坐便器、浴凳等无障碍用品,残疾人生活极为不便,影响、制约了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进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刻不容缓。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户都需要个性化的设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为:

  一是残疾人的类别和残疾部位。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不同,同为肢体残疾人,上肢残和下肢残、左肢残和右肢残对无障碍都有不同的需求。重度残疾人和轻度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依赖程度不同,重度下肢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依赖程度最大。对于轻度残疾人来说,有时走台阶比坡道更方便、更安全。

  二是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如:根据院落的大小,确定改造坡道的坡度;根据卫生间、浴室内墙体情况,确定是否可以安装扶手、抓杆和浴凳。

  三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意愿。设计方案应征求残疾人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的意见,并由残疾人本人签字认可。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内容较多,但多数项目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在改造中需要进行规范设计的主要项目为:出入口坡道改造;需要进行蹲改坐,安装浴凳、抓杆、扶手项目的卫生间的无障碍改造;院落式建筑院内地面平整硬化处理;有特殊需求的下肢重度残疾人家庭厨房无障碍改造;阳台、床头及居室通道内安装扶手;残疾人家庭有其他特殊需求并需要工程改造的项目。认真做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个性化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二、无障碍信息交流与无障碍社区服务

  1.无障碍信息交流

  中国政府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信息无障碍的发展和应用,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

  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主要内容有:政务信息公开无障碍,在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中加配字幕,电视台开办手语节目,在医院、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和城市重点线路公交车建立信息屏幕系统,在商业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推广手语,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或书面文字交流援助,研发推广方便盲人、聋人使用的信息交流技术和产品,开发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网络等。开设视力残疾人阅览室、无障碍网站、电信终端无障碍信息交流技术建设也成为新的无障碍信息交流的产品。

  2.无障碍社区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首次对无障碍社区服务进行规定,主要有以下四点。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当逐步完善无障碍服务功能,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参与社区生活提供便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完善报警、医疗急救等紧急呼叫系统,方便残疾人等社会成员报警、呼救。

  对需要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的贫困家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助。

  组织选举的部门应当为残疾人参加选举提供便利,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盲文选票。

   

 

第三节 专职委员在无障碍建设中的职责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知道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作为残疾人专职委员,我们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掌握无障碍建设的常识

  首先应该掌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知识,像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些基本知识,都应该掌握,这样才能在开展一些相关工作中得心应手。

二、把握各类残疾人的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为了方便残疾人,所以必须了解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情况,像前面我们讲过的各类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不同需求,都应该把握,这样才能在开展无障碍建设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

三、做好残疾人无障碍需求调查

  知道无障碍相关知识和残疾人对无障碍的需求之后,还应该做好残疾人无障碍需求情况的调查,掌握辖区内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情况,把握辖区内残疾人对于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做到情况清楚,心里有数。

四、反映需求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调查掌握残疾人无障碍需求情况之后,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相关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有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无障碍设施时,将需要建设的无障碍设施纳入其中,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确保无障碍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协助残联开展社区和残疾人家庭改造

  在实施社区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时,积极协助市和县(区)残联做好无障碍设施改造需求现场入户调查,做好设计、施工、验收等项工作的联络工作,协调施工用水、用电、堆料等具体问题,确保改造施工顺利进行。

六、做好宣传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宣传,特别是做好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入户宣传工作,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确保不因家庭无障碍改造发生群体信访事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