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65bet备用服务器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海门视力残疾女5年求索圆梦“文学创作”

发布时间: 2016-02-25  访问次数:1字体:[ ]

   对家住海门市区复兴新村的陈娟来说,视障并没有成为她无法逾越的人生障碍。

  曾在三尺讲坛手执教鞭的她,重拾旧爱,潜入“黑暗”中的文学创作。

  终于有一天,梦想花开。

  ◆丈夫溘然离世让她哭瞎双眼

  “我本来不是个视力残疾人,是后天形成的,这远比先天性视力残疾人来得痛苦。”今年46岁的陈娟,以前是海门市业余体校的数学老师,当时的她可以说是家庭美满,有丈夫的依靠,有儿子的承欢。可是,自2007年开始,家中形势急转直下。“2007年,我丈夫出了车祸,不幸去世了。”陈娟说,那年祸不单行,丈夫的去世让她整日以泪洗面,时间一长,双眼竟然开始变得模糊了起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的双眼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了。虽然没有听说过哭也能失明的依据,但陈娟失明的确是在丈夫去世后的那段忧伤的时间里。

  于是,陈娟四处奔波,求医问药,上海、南京、北京各大医院都去了,花去了5万多元治疗费,可出院后她还是“伸手不见十指”。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又去寻找偏方治疗,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失去了丈夫,又因自己失明退出了工作岗位,双重打击让陈娟不堪重负,原本神采奕奕的她变得目无神色,终日郁郁寡欢,犹如变了个人似的。“医生说我得的是视神经萎缩,是不可逆的,没能找到发病原因,也没法根治。”陈娟说。

  一下子成了盲人,陈娟生理和心理上都接受不了。“一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走路的时候,经常撞到东西,门上、桌角、墙上都撞过,腿上、膝盖、头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别提有多难受了。”陈娟说,那时更让他觉得痛苦的是,自己根本无法接受是个残疾人的事实,而且还是一级残疾,几乎对今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当时,儿子还在上小学,根本无法照顾她。她的母亲只好从余东的老家赶了过来。母亲整整照顾了她四五年时间,除了生活不便的原因外,母亲更担心她会想不开。

  在母亲的鼓励下,陈娟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在母亲的陪伴下,她开始尝试着走出户外,去“听”这个世界。“我想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我不能放弃。”陈娟开始寻找让自己后面的人生过得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她在家中的电脑上安装了读屏软件,开始“听”世界。“用电脑‘听’书、听歌,用QQ与其他盲人朋友交流,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是那么的丰富多彩。”陈娟开心地说。她又将读屏软件与记忆中的“五笔输入法”结合练习打字,为此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重拾旧爱探索文学创作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写作,习作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也曾梦想着要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陈娟说,后来她的文学创作梦因工作、家庭的原因耽搁了。犹如重获新生的陈娟,乐观地认为,或许是老天让她“停一停”手头的工作,重拾年轻时的理想。

  2012年,陈娟结合自己的一点经历,创作了网络小说《昨日重现》。“缘何取名‘昨日重现’呢?”笔者问。“其实有多种意思在里面,看读者是怎么理解的了。”陈娟答。“是对自己以前美好家庭生活的追忆,或者是怀念逝去的丈夫有感而发,或者是一种不舍的心境,是要表达这些意思吗?”笔者又问。“都有吧!”陈娟又答。“但她是不可能见他的,她已不是11年前的她了,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只在童话里有,她必须保持一个非常清醒的头脑!”这段摘自她的作品《昨日重现》中的话,把陈娟的心态展露无遗,短短2600字的作品,饱含着她对逝去的丈夫的无限思念。这部作品发表后,获得了2012年草根文学网首届“草根杯”原创文学有奖征文三等奖。她拿出了当年的获奖证书,带着深情说:“虽然没有后面得的奖高,但却是我的第一部获奖作品,也是我人生转折点的一个标记,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增加了我笑对人生的勇气。”

  此后,陈娟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创作了多部作品。“我的对门邻居陶静芳,是个退休医生,经常帮助我生活上的琐事,我就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慈悲鸟》。”陈娟打开这部作品,把创作背景告诉了笔者。原来,在一个周日的早上,外面下着大雨,陈娟心里又急又恼,急的是儿子中午要回来吃午饭,恼的是大雨下个不停无法出门买菜。就在她万分着急的时候,家里的门铃被摁响了,她仔细一听是对门的陶静芳阿姨在叫她。她打开了门,陶静芳关切地说:“外面雨小了,走,我陪你买菜去!”陈娟又惊又喜,连声道谢。随后,两人打着伞往细雨中走去。“陶阿姨的帮助,让我开心、感动,她已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可每当我最无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陶阿姨总是第一个向我伸出援手,使我想起了在北美洲的一种被称作‘慈悲鸟’的鸟类。”陈娟激动地说,她当时就只想把陶阿姨帮助她的事记录下来,没想到会意外地被《盲人月刊》发表,让她欣喜万分。感恩于陶阿姨的帮助,陈娟也觉得自己该为大家做点什么,每当听到陶阿姨在楼道打扫时,她就赶紧拿了块抹布去擦楼梯扶手,每当邻居家的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她就拿出“看家本领”,为他们辅导功课。

  ◆文学女神向她露出笑脸

  如果说前几年的创作是小试牛刀,那么近两年的文学创作,陈娟开始走上了“成名”之路。

  陈娟说,自从失明后,梦得最多的居然是自己小时候的情景:河滩草地、蓝天白云,玩捉迷藏,吃顿野餐……那时,为了改变将来的命运,她发奋读书,考上大学,跻身很多人羡慕的教师岗位。正当人生快意之时,却突遭变故,摧毁了她的一切。“或许这是故乡对我这个‘游子’的召唤吧,叫我回去做点什么吧!”陈娟乐观地说。在儿子上了大学后,陈娟如愿以偿,与母亲在一起共建心中美丽的生态家园,农家的轻松生活让疲倦的陈娟感到几分惬意。她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了作品《我的生态家园梦》里,打动了评委们,在2014年的中国盲人协会举办的“放飞心中的梦想”征文活动中,作品获得了二等奖。

  而更让陈娟在“盲人文坛”名气大增的是,结合自己在故乡余东镇新富村的生活而创作的散文《故乡》,表达了对儿时故乡“不复存在”的感慨,以及故乡“似变非变”让她产生的距离感,把“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故乡水”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去年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盲人月刊》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盲人散文大赛中,《故乡》从全国300多篇选送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虽然陈娟获得的奖项一次比一次高,但她也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其实也有不少困难,整日宅在家中,创作灵感缺失,创作素材匮乏。我很希望能走出户外,参加社会活动,融入社会汲取知识。”陈娟说,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她要扩大“视野”,不仅仅写自己,还要把盲人、残疾人群体的心声、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写出来,让人们知道盲人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不断超越自己、突破自己,让“文学创作梦”大放光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